智能設計的采血管理工作站建設
借助智能化的手段,改進采血服務質量,達到相關政策指令、行業規范對改善門診服務的要求。方法 梳理采血服務流程,利用信息化、機修化手段,設計建設含智能叫號系統、采血管智能管理工作站、多功能采血臺、全自動傳輸機構、智能接駁機械手、軌道物流系統及全自動采血管分揀系統模塊的一站式智能采血管理工作站。結果 采血管理工作站應用前后的各項相關管理指標得到明顯改進,其中等候日均最高人次由62人降至46人;患者等候時間由30 min降至4.9 min;護士的采血時長由2.59 min降至2.01 min,離崗時間由21.88 min降至10 min;采血管標本不合格率由0.1%降至0.01%;患者滿意度由80%提升至95%以上。結論 采血管理工作站能切實提高采血服務質量,能為各醫療機構提供實際案例借鑒。
隨著醫改深化,醫療服務的要求日益提高,相關政策指令、行業規范陸續出臺,如《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1 年版)》[1] 的條款 2.2.1 明確要求 :減少就醫等待,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有縮短患者等候時間的措施,有減少就醫環節的信息支持系統 ;國家衛生計生委《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的通知》[2] 明確要求 :以“互聯網 +”為手段,建設智慧醫院,提升患者滿意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四十九條明確要求 :推進人工智能的應用發展,推進信息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等。然而,根據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國內大部分醫院的門診采血服務存在管理難點,如我院采血高峰期等候人數超過 60 人,患者等候采血時長超過 30 min、就診滿意度僅有 80% 左右。
另一方面,按照我院既往采血檢驗流程,從初始的病患獲取采血管環節,到終末的檢驗人員區分檢驗內容并分別放置采血管到不同功能的醫療設備環節,期間經過多層人工操作,不僅效率較低,且存在較大的跌破、漏檢、遺失等人工差錯風險。
相關資訊
智能采血管理系統全自動特性與臨床應用2022-2-27
智能采血管理系統與His連接2022-2-27
智能采血管理系統舒適的采血服務2022-2-27
智能采血管理系統全自動在門診采血室2022-2-27
智能采血管理系統智能信息識別2022-2-27
智能采血管理系統門診網絡2022-2-27
智能采血系統指標使用更便捷效果更佳2022-2-27
智能采血管理系統門診全自動使用與效果分析2022-2-27
智能采血系統全流程智能化的目標2022-2-26
智能采血系統智能采血系統軟件設計2022-2-26